沿着蜿蜒的山路盘旋而上,山海秀丽的惠东县黄埠镇群山之上,展现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超过80万平方米的工地。
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建设现场。
11月4日下午,南方都市报跟随广东省委宣传部组织的“新发展新作为新惠州”主题采访团来到位于惠东县黄埠镇的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项目现场,近距离了解项目的施工进展情况。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办公室主任、东江实验室综合办公室主任王玥介绍,项目建设已进入土建阶段,预计将在2025-2026年期间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聚集超过千名科研型人才,加上正同步推进中的实验室等项目,未来将有望在惠州形成大科学装置集群,并逐步建成具有重大影响的国际核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大科学装置成果该如何转化,
体现其社会经济效益?
强流重离子加速器(HIAF)和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两个项目作为“十二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总投资约为68亿元,也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两个紧密相连的大科学装置“双子星”,项目工程于2018年正式启动建设,用了两年的时间完成土石方工程。
王玥介绍,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CiADS)是国际上首个兆瓦级ADS系统研究装置,建成后将满足我国长寿命高放核反应堆废料安全、妥善处理处置的研究需求,为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而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是一台多学科用途的重离子科学研究装置,建成后,将是国际上脉冲束流强度最高的重离子加速器装置,能够提供国际上最强的低能重离子束流。
效果图
从西部兰州来到了南部沿海城市,王玥坦言,相比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在地兰州,广东省的项目发展将更趋市场化,“这里距离市场更近一些,也更容易了解到市场的需求。”
大科学装置成果该如何转化,体现其社会经济效益?王玥介绍,围绕两大科学装置建设和发展,已成立广东科近超导研究院有限公司和惠州科近泰基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在惠州建设应用加速器的研发、制造及推广基地,打造基于高端离子加速器的产业链,带动超导技术及高端制造产业的发展。
建设实验室惠州总部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发展为契机,在两大科学装置项目基础上,结合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启动建设同位素研发平台和高能量密度研究平台;规划布局高密度能源燃料研究装置(DEEF)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构建大型离子加速器集群,逐步形成国际独特的、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在国际上具有引领性的核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两大科学装置项目总部区也是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总部的核心承载区。作为广东第三批3家省实验室之一,先进能源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惠州总部)去年已进入建设阶段。王玥介绍,实验室以对标能源领域国家实验室的要求建设,着力突破先进能源领域重大科学问题与关键“卡脖子”技术,也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实验室建设采用“一核心+四分中心”联动模式,在惠州设立实验室核心总部(亦称“东江实验室”),佛山、云浮设立氢能分中心;阳江、汕尾设立海上风电分中心。其中,东江实验室河桥园区占地约58亩,规划总建筑面积2.1万平方米,潼湖园区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总投入经费约18亿元。目前,完成了首批8个引进团队的论证工作,其中潼湖园区基本完成改造,相关团队及设备陆续入驻,而河桥园区与两装置总部区共用建筑年底全部封顶,计划明年中完工。
王玥表示,“国家在粤港澳大湾区布局了很多科创中心、科学中心,我们也在努力融入到其中,把这个领域的工作做得更好。”
随着两大科学装置、能源省实验室建设,通过吸引、培养和集聚一批国际一流人才及研发团队,惠州将逐步打造国际核科学研究中心,剑指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